导读: 燃煤发电技术领域发电技术和装备不断向高参数、大容量、高效及低排放方向发展,锅炉及汽轮机的制造和运行控制技术取得长足进步,总体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经济效益方面,成立联盟将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或市场横向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联盟内部成员的科研、生产、市场资源的高度集成与共享,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经济附加值。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社会各界共襄义举,提高清洁电能的接纳能力,实现能源开发领域的清洁替代,提升清洁电能消纳能力,实现能源终端消费领域的电能替代。
公司高度重视电能替代工作,将电能替代作为加快公司发展的主要业务,系统谋划,全面布局。通过成立联盟促进中国各区域内电采暖、电窑炉、热泵、港口岸电等重点电能替代技术的推广应用,开辟电能替代专场,并引导优秀企业积极介入工程实施,开创新的能源服务商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社会电气化水平提升方面,目前,我国电气化水平仅为21%,离《指导意见》设定的到2020年实施电能替代促进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约27%的目标相差6个百分点。联盟的成立,必将为提高清洁电能的接纳能力和消纳能力,实现两个替代,探索建立多方参与、利益共享的新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搭建平台、扩大市场、产业升级、创新模式、技术协作、推动政府是联盟的六大主要任务。
据统计,从2013年至2016年10月底,公司共完成电能替代项目6万余个,实现电能替代电量2286亿千瓦时,减少散烧煤903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亿吨、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161万吨。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推动国有电力企业的战略创新、管理创新。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薛静能源革命是现代智能电力系统建设纲领。综合能源服务会挑战现有国有电力企业管理与盈利模式,其管理模式与产业模式变化的也应协调一致。首先一方面是能源领域要学会如何管理市场和引导投资,因为目前能源项目规模大,投资集中,不能在开始竞争性上项目再自由淘汰。会议认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市场机制激励国有电力企业转型发展。
在改革的过程中,国有电力企业要适应用户需求,依托能源互联网、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支撑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创新中的作用,改变传统的企业商业运营模式,做到向改革要效益、向创新要效益、向市场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另一方面,能源生产领域要认真进行供应侧结构调整,不能继续寄希望于能源(包括电力)消费重新进入高速扩张,更不能盲目为过剩产能制造出路,要认真纠正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把大型能源项目作为拉动投资的应急措施,同时,尽快加强电力规划和监管能力,避免投资的盲目性。
随着《售电公司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和《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的发布,售电市场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布局已经基本完成,下一阶段将以综合试点为落脚点,推动电改向实践阶段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在互联互通、能源安全、经贸往来等方面对一带一路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新的动能。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协调作用,有序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力争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11月12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主办,华北电力大学承办的电力体制改革与国有电力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专家论坛在华北电力大学举行。
因为目前要把国有资产做强做优做大,在这个基础上再实现市场化、开展增量配售电市场,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要理顺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之间的相互关系。此次论坛就电力体制改革与国有电力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形成如下五点共识:第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市场机制激励国有电力企业转型发展。史玉波先生、杨勇平校长致辞,曾鸣教授主持会议并发表演讲。而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的发展必然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
一是对全球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政府机构参加了此次的论坛,两大电网、五大发电等多家电力央企委派专家参与交流和研讨。
售电侧改革顶层设计的总体思路包括构建多元化的交易方式是市场的重要需求、明确责权、依法交易是市场的基本要求合理的价格及结算方式是市场的关键核心及完善的市场机制构建需要循序渐进、分步推行。我国能源系统优化相关示范项目,应侧重于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发展、横向多能集成互补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发展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多能源协调互补的能源互联网是实现我国能源系统优化和新业态发展的重要举措。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并非要让电力国企从市场化领域退出,而是要通过改革更好地适应市场化要求,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推动多元经济主体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目前综合试点的关键问题包括如何核定合理的输配电价、售电公司等市场主体的定位问题、发电企业投资输配线路问题以及避免以改革之名发展高耗能企业问题。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侧重于实现电力系统整体的协调规划,避免重复建设、设备利用效率低等资源浪费现象。会议就市场、规划、发展模式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新一轮电力改革要啃硬骨头11月11日,发改委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表示,电力体制改革方面,加快批复地方电力体制改革试点方案。本轮电力改革在售电侧改革的重点之一是电力交易机构的建设,其还负责电力交易主体的注册。
电网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变及政府的监管,将由政府确定其合理利润,从而避免电网企业利用其垄断地位与发电及售电企业争夺利润,将凸显电网这一传统自然垄断性质企业的公益性质。具体地,则落实在努力降低电力成本、理顺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打破垄断、有序放开竞争性业务,实现供应多元化,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水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安全可靠性,促进公平竞争、促进节能环保等方面。
2002年开始的电力体制改革,虽然在发电端形成了多主体竞争格局,但在输电、配电、售电环节仍然是由电网企业垄断。电力体制新一轮的深化改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的。
该《意见》同时指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事关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确定了建立健全电力行业有法可依、政企分开、主体规范、交易公平、价格合理、监管有效的市场机制的战略目标。(作者系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
2015年的《意见》明确指出,目前存在电力交易机制缺失,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售电侧有效竞争机制尚未建立,发电企业和用户之间市场交易有限,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难以发挥等突出问题,这表明中央政府清楚问题所在。这是政府对网络型自然垄断企业的监管能力提出的挑战。此前的电力体制改革,确定了电力行业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改革路径和目标,经过十多年的改革,目前,我国电力市场在发电端已经形成了多主体竞争格局,应该说为我国这十多年来的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能源基础,但改革仍势在必行。本轮电改能否成功达到预期目标,地方电力改革试点中地方政府的组织及实施能力也得到考验。
本轮电改是在发电市场竞争相对充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开售电市场、形成充分竞争,逐步有序放开配电市场、促进竞争,改造电网企业功能及盈利模式,并分区域建立电力交易市场(即所谓的售电侧改革)。本轮电力体制改革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以下简称《意见》)为开端。
面对这些难题,国家扶持绿色能源产业、在电力行业深化市场经济改革,一则解决环境污染,二则促进产业转型、落实产业政策、淘汰落后产能、刺激投资、保持经济增长。是建立由电网企业控股的电力交易机构(如北京电力改革综合试点方案),还是建立如证券交易所的会员制法人性质的交易机构,也值得关注。
目前,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已覆盖26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电网企业与政府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前提下,电网企业与政府的监管能否形成真正有效的博弈,结果令人期待。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瓶颈,雾霾等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但这种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十多年来电力体制改革的最大阻碍电网企业由于利益驱动,可以利用垄断地位,压低发电企业售电价格、虚高供电价格以增加利润,之前的体制难以促进电网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反而造成电网企业与发电企业、售电企业争利。此前国家对电网企业的监管,主要是通过对购电及售电价格的核定进行管制,从而对电网企业获得差价收入进行间接监管。前一轮的电力体制改革始于10多年前国务院发布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2002年)。
可以看出,本轮电力体制改革,是在中央政府主导下的电力市场深化改革目前,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已覆盖26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015年的《意见》明确指出,目前存在电力交易机制缺失,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售电侧有效竞争机制尚未建立,发电企业和用户之间市场交易有限,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难以发挥等突出问题,这表明中央政府清楚问题所在。新一轮电力改革要啃硬骨头11月11日,发改委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表示,电力体制改革方面,加快批复地方电力体制改革试点方案。
电力体制新一轮的深化改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的。是建立由电网企业控股的电力交易机构(如北京电力改革综合试点方案),还是建立如证券交易所的会员制法人性质的交易机构,也值得关注。
发布评论